软件技术专业是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、吉林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。
专业历程:

2005年:软件技术专业始建于2005年,学制为两年制,2005年与一汽启明开展“订单”教育,开创了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校企订单合作的先河。
2007年:学制改为三年制,并通过国家教育教学水平评估工作,获得优秀。
2008年:申请成为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,2010年通过国家验收。
2009年:成立了由学院、吉林省软件行业协会、80家IT企业和3所吉林省高职院校组成的软件人才培养联合体——“IT校企联盟”,实现“点对面”订单教育。
2011年:搭建长春市信息职业教育集团;建成国家级、教指委、省级精品课程各1门;获得省级教学成果2项,省级优秀课程3门。
2013年、2014年:分别组织完成了国家教学资源库、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工作。
2015年与长春工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合作,开展 “3+2”高职本科衔接教育。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和发展,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的省级优秀教学团队,取得了多方满意的办学效果,软件技术专业成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分院骨干专业,软件应用专业群龙头专业。
专业创建至今,出版国家“十二五”规划教材12部;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,完成课题30余项;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5%以上。
培养目标:
面向移动互联和通用计算机的程序员和软件技术支持与服务岗位群,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,紧跟世界前沿技术,熟悉软件开发流程,掌握国际主流的软件开发平台和程序设计语言,能熟练进行软件开发、测试与维护,具备软件设计、软件开发、软件测试和软件实施等综合职业能力,能够胜任Web前端开发程序员、Android手机开发程序员、软件应用开发程序员、软件测试员和软件实施员等工作,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、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。
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发展,4G时代的到来及各种APP应用的爆发式增长,移动互联已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平台。结合《吉林省“十二五”规划纲要》和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“互联网+”行动计划,专业群紧跟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热点转移,以移动应用软件开发为主,培养移动软件开发程序员、测试员和实施员。
主要课程:Web前端UI设计、网页设计与制作、数据库技术、软件设计、软件编程(java)、Android应用开发、Java Web应用开发、SSH2框架应用开发、移动应用高级开发技术、JS框架技术应用、手机网站开发、软件测试。
就业方向:
主要职业面向:可以在通信行业、消费电子行业、移动互联行业等从事移动互联方向的应用程序开发、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、手机网站开发、应用软件测试、UI设计、网页美工、文档设计、软件实施等工作。
次要职业面向:面向移动互联产业、电信产业、消费电子产业、政府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移动互联网实施与维护、软件销售、服务、售后支持等工作。
其他职业面向:企业、服务行业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应用服务等。
专业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行业企业技术发展需求,以需求为导向,合理设置专业方向,形成了移动互联应用后端开发、移动互联应用前端开发、移动端Android开发、软件测试和软件实施等多方向协调发展的专业方向布局。同时,始终加强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,通过产学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。并以“学以做人、学以求知、学以致用、学以合作”为教育理念,培养了一大批受社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。